我考試所用的教材 參考網站與資料有:
OG PREP 語法筆記 GWD Manhattan 寂静 CD的分享
OG:官方例題,絕對絕對要熟讀到爛的Bible!! OG的版本說多不多 說少不少 OG10th 11th 12th 還有紫本 藍本,題目就那麼些,只是做題豈不太可惜了? 最珍貴的是後面的詳解,一定要拜讀再三。說實在 光是後期準備時,我就記不清我做過多少遍了,如果將前期的次數也算入,應該超過10遍了吧。有時看到書架上破破爛爛的OG,心裡頭有一股淡淡的哀傷,但又覺得我的努力,其實是為自己負責! 聽說對岸G友(同時準備考GMAT的朋友)為了GMAT,將OG來來回回精讀上個20遍! 不免感到這世界多麼的遼闊,有如此多的人,這麼的努力不懈,自己再怎麼努力都是不為過的!
Prep:官方的考試軟體。如果OG要做到爛透,Prep就更要死命做到更爛透,為什麼呢?因為實戰可能出現跟Perp一樣的題目。此外,Prep的答案是官方解答,沒有疑問。在之前,網路上有一套Prep的語法筆記,說實在,有些缺失跟錯誤的地方,讀起來有點膽顫心驚。不過,有了Manhattan之後,顧問會回答Prep裡頭所有的問題,而語法筆記也有大幅更新,加入很多討論串,更加入了Manhattan的解答,一整個就像九陰真經一樣,超猛!
GWD:說來慚愧,我不是很確定題目來源是啥...聽說應該是考古題退下來的題目,難度偏難,且有些答案是有爭議的。不過,神奇的是,藍本有收錄了一些GWD的題目,也因此有了詳解。雖然減少了爭議題,但GMAC這樣拿舊題再出版實在也太會撈錢了吧...囧。很多人將GWD拿來練pace,倒是不錯,但正確率不用太計較,很多上740 750的牛人,當初做GWD也錯了10多個,重要的是檢討,一個個選項的檢討,要將每題支解完畢才能罷休。不過,如果是爭議題...就算了吧,很多題目吵到最後是沒有結果的,還不如多背幾個單字卡實在
Manhattan Forums: 我本人非常非常地仰賴這個論壇。如果沒有這個論壇,我可能到現在對於文法還是處於一知半解的狀態。顧問群用Native Speaker的角度解答來自全世界對GMAT的問題。GMAC厲害的地方就在於,他們讓Native Speaker也無法完全駕馭SC。可見文法的靈活了! 而顧問的回答,某程度矯正了過去我理解題目的方式。有時候,真的要用Native Speaker的角度來思考,台灣坊間的教法,(就本人主觀不負責看法)到達某種程度就會碰到瓶頸,無法自圓其說。有些原因解釋不來,只好要學生背,背那麼多,題型稍微一個例外,就要拼命找理由解釋,結果,搞得大家頭昏腦脹...我很喜歡他們的一個說法,就是,官方解答永遠是對的!OG永遠是對的! 不要去想如果怎樣就應該怎樣....太累了吧~乖乖地將OG跟Prep再看一遍就好了,不是嘛~
寂靜:我相信這東西是改變海峽兩岸三地進入MBA學校現況的重要關鍵,阿三流著口水也想知道的東西。聽說官方也得知,但一時還想不到要如何解決。其重要性依序為:數>閱>邏,這三樣之外的,其實多讀無益,也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從中獲得實質的幫助滴(從我之前的慘狀就知道了...)。重要的還是在心態,如果實力不足,寂靜有時會誤導考生,不要花太多時間在上頭。
CD的分享:看看別人的心路歷程,會發現自己其實並不孤單,自己再累,跟版上的同志們相比,好像就不算什麼了。在前期,我會避免去看別人的分享文,總覺得別人的讀法跟自己的不一定相同,不想看到那些700+的炫耀文。不過,在後期,我轉變了我的心態,我印出我覺得很棒的分享,看看人家是如何撐過來的,當自己覺得幾乎要放棄時,看看人家的分享,好像就在對我說,不要放棄! 一定要相信自己!
不知不覺,血淚史就這樣寫了一天...@@
因為累積太多感覺,就像海綿吸飽了水一樣,每次擠壓都會流出水來。我還以為,事過境遷,很多當初的感覺已經回不來了。感覺或許有些變化,描述方式也會有所不同,但經歷過的一切,還是深深刻在心裡。現在想來,雖然充滿著痛苦,但看著能夠撐過這樣的痛苦而一路走來的自己,心中也同時充滿了無比的成就與自豪!
2011年3月18日 星期五
破7血淚史--GMAT準備心得-上
11 Aug 2009 600
23 Sep 2009 560
09 Mar 2010 600
16 Dec 2010 650
17 Jan 2011 720
其實,從第一次考試完,拿到很悲慘的成績後,我就立志一定要將我準備GMAT的辛酸史完整的寫出來。我對我自己說,如果我考到700+,我一定要上GMAT版分享! 後來發現考完了GMAT,還有TOEFL,還要忙申請,還有很多很多事情要忙,就拖到現在...(脫稿嚴重)。今天收到GMAC寄來的通知書,通知加發成績單都已經寄給學校了,讓我又回想起過去被考試折騰著死去活來的日子...(菸~)
如果從補習開始算,從2009年2月到我終於考到理想成績正好兩年! 這段時間一直壟罩在殺G的高壓下,有時候覺得很沮喪,但有時想想,也不啻是一番人生體驗。尤其考題真的越來越靈活,即使是亞洲人較拿手的數學,也是能夠考倒很多亞洲人滴~不得不承認在經過精密的設計之後,GMAT的確能夠測出考生的靈活度與聰明度,同時也考驗著考生的時間運用能力與抗壓性。很難想像,讓幾億考生水深火熱的考試,其實就是37題數學單選題,跟41題閱讀跟文法單選題,總共78題單選題而已。如果有朋友想考英文考試,測試自己的程度,我都會用力推薦GMAT(當然還要考量對方財力...:P)。在準備的過程中,會不自覺發現自己的英文文法,邏輯思考,與細心度都會增加許多。當然,為了要度過這個難關,或許,在抗壓性與心理成熟度也跟著調整也說不定。
我的準備方式大概可以將前三次考試區分為前期,後兩次考試為後期
從小英文就是我超級差的科目,有些人可能是英文跟某幾科比較不好,我是英文獨爛! 我的記憶很深刻,高中我成績大概都是前5名上下,但是英文卻是倒數前3名...真是TNND...就這樣英文一直爛到工作,爛到30歲,爛到我想要出國的時候,我終於受不了了~~我不想這輩子只能跟會中文的人來往啊~~~~(向天空吶喊~~)總之,我以為我只要出國了,自然英文就會大進步了(現在想來真是好傻好天真呀...)。我完全忘了,出國之前是要考試滴...
補習,並不代表能力的提昇,頂多就熟悉題型罷了,要拿到高分,還是要靠自己。是的,靠自己! 這過程當中,我曾經尋求許多前輩的建議,但,別人的建議,不一定適合自己。最終還是要找到自己的步調。在前期準備期間,我有幸跟補習認識的戰友一同準備。在艱苦的作戰時,知道有人一起努力,感覺比較不那麼孤單~~說實在,那時候一股腦地很急燥地想趕緊將分數考到,並沒有很深入地瞭解題目,特別是SC。此外,那時候單字量太少,文法很差,各個規則其實是硬背,知其然不知所以然。那時候犯了一個最大的錯誤,就是狂做題,沒有精解題。尤其是SC,非常之博大精深啊~其實,在前期準備時,我已經將OG跟Prep做了3-4次左右了,但只有求量,沒有深入瞭解每題錯誤的地方。在後期,我再做Prep時,幾乎都仰賴Manhattan 裡頭幾位很棒很棒的顧問(最棒的就是Ron啦~很多人是他的粉絲,包括我~~>"<) 透過Native Speaker的講解,很多原理其實跟東方人理解的不一樣。有時,很吊詭的地方,在海峽兩岸吵翻天,在Native Speaker的眼中,好像就是理所當然似的。總之,我受益於Ron顧問團隊太多了,經過他們的解釋,有時真的有豁然開朗的感覺喔!
2011年3月16日 星期三
MBA拒絕信
剛收到來自我其中一間dearm school的拒絕信,不愧是商學院,即使拒絕人都要祝對方成功...雖然很委婉,但還是令人傷心呀...
Dear Lulu,
After a careful study of your application, and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special factors and
requirements of our MBA Program, the Admissions Committee regrets to inform you that your
candidature has not been accepted.
This decision does not imply any judgment on your capacity for business management; rather it
results from the large number of qualified candidates who apply for the limited number of places
in the program.
We regret that you may be disappointed and wish you every success in your future endeavors.
Sincerely yours,
Dear Lulu,
After a careful study of your application, and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special factors and
requirements of our MBA Program, the Admissions Committee regrets to inform you that your
candidature has not been accepted.
This decision does not imply any judgment on your capacity for business management; rather it
results from the large number of qualified candidates who apply for the limited number of places
in the program.
We regret that you may be disappointed and wish you every success in your future endeavors.
Sincerely yours,
Schulich商學院-面試心得
加拿大約克(York)大學的Schulich(發音為蘇力克)商學院是2011年第一家面試我的學校。承蒙上天保佑,拿到了offer還有幸拿到了22000美金的獎學金! 原本想說默默留在心理當成淡淡的回憶就好了,但這過程其實也有些有趣的地方,很想跟朋友分享~
面試官是一位審查委員,名叫Carol。之前在網路上搜尋面經,發現大多數面試者的面試官都是她(可能專門負責亞洲學生吧~),聽說人很nice,實際面試的結果,人真的很nice喔~
我們是透過Skype通話,一剛開始我還以為要開視訊,還穿很正式的服裝,不過,還好對方沒有要求。首先,我們先話家常一番,她問我今天如何,我說不錯,不過,台北很冷,她問多冷,我說15度(真尷尬,英文的攝氏"centigrade"熊熊說不出口...),我馬上回問,聽說Toronto很冷,前一陣子還有blowing snow是嗎?(為了這段還特別去查了新聞...果真用上了,大心~),她馬上說沒錯,現在那邊是零度...我說wow...我有朋友住Toronto,還是你們的校友,她說,好消息是我會習慣冷天氣的....Carol小姐就笑了...接著就進入interview。
她要我先自我介紹,接著問Why MBA? Why Schlich? Why now?還有一些也是標準interview的問題,大概都有準備到,所以回應上沒有太大問題。但中間還是有出鎚的情況...其中有一題,我的背景能夠為 Schulich貢獻什麼,太好了!我最希望問到這題,才能顯出我背景的特殊性。但,我竟然熊熊找不到那題的note!急死我也~~~還好,最後還是化險為夷,對方沒有起疑(等到結束之後才找到,鬼遮眼了嘛~~)。還有一題讓我有些措手不及,就是我如何發揮我們團隊的潛力。這題我沒有準備到,只好用讓我們團隊無法發揮潛力的例子來說明,用反面故事來檔著先,雖然有點怪怪的,但親切的Carol小姐似乎也接受了。
她問我平常有機會用到英文嘛?我說我們公司不太需要,不過在執行Yahoo!活動時,我們有時需要跟他們美國的公司報告,會用到英文。我的英文還很不行,我會繼續加強的(她笑了,但不知道她笑的點就是了...^^")。她說我英文很不錯呀,也有很高的GMAT,但為什麼TOEFL成績無法反應出來呢?(靠,超犀利的...) 急中生智的我就說:那是因為我不喜歡跟電腦說話,我比較喜歡跟真人說話。對方就笑了,說她可以理解,因為她也是(呼...危機解除...)
她還問到我如何得知Schulich,我說我有一個朋友是Schulich的大學部校友,分享了很多Schulich的有趣故事,朋友跟我說Toronto很多很棒的亞洲餐廳,不過,大多數是香港跟韓國菜,我說,台灣菜似乎不是那麼popular,太可惜了~我順道問Carol喜歡亞洲食物嘛~她說她喜歡吃泰國菜。泰國菜!! 太棒了,完全不知道該怎麼接話....orz 只好說,wow~我媽也是最喜歡吃泰國菜耶,每次我們一起出去吃飯都會找泰國餐廳...完全一個唬爛...
她一直誇獎我的學業背景很優秀,她們決定要給我offer! 我一時間還不太相信我的耳朵 (雖然網路上有提到面試完就給offer),還再問了一次,你們馬上就可以確定了嘛~!她說是的,他們過兩天會寄正式的admission letter給我,我說我等不及了! 然後就互道再見~
她還問到我如何得知Schulich,我說我有一個朋友是Schulich的大學部校友,分享了很多Schulich的有趣故事,朋友跟我說Toronto很多很棒的亞洲餐廳,不過,大多數是香港跟韓國菜,我說,台灣菜似乎不是那麼popular,太可惜了~我順道問Carol喜歡亞洲食物嘛~她說她喜歡吃泰國菜。泰國菜!! 太棒了,完全不知道該怎麼接話....orz 只好說,wow~我媽也是最喜歡吃泰國菜耶,每次我們一起出去吃飯都會找泰國餐廳...完全一個唬爛...
她一直誇獎我的學業背景很優秀,她們決定要給我offer! 我一時間還不太相信我的耳朵 (雖然網路上有提到面試完就給offer),還再問了一次,你們馬上就可以確定了嘛~!她說是的,他們過兩天會寄正式的admission letter給我,我說我等不及了! 然後就互道再見~
最近仍在準備其他學校的interview,雖然有些煩燥,但看到網路上有人分享準備西班牙IESE的interview的感想,心有慼慼焉呀:(以下節錄於網路)
IESE的面試果真是從成長過程開始問,是我很欣賞的方式,雖然從準備MBA開始,就不斷的面對各種排山倒海的問題,要絞盡腦汁回想過去30年做過的事...在最後準備面試的這幾天已經對這些問題感到超級不耐煩...:P
面試過後,反而覺得,居然透過視訊系統跟一個第一次見面的西班牙校友在一個小時的面談中分享這麽多personal的信息,這不是很妙嗎?長這麽大,即便是很熟的朋友,也不太會有人問你 "是在什麽樣的背景長大" 之類的問題。講到這邊,是要鼓勵大家,雖然準備面試是有壓力的,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你付了很貴的申請費至少換來一人花一小時時間認真了解你,並聽你講述人生史,不是也挺有趣嗎? 請認真的準備,並正面的享受這過程,大家加油!
現在我覺得透過這些痛苦的申請過程,倒是讓我在30歲的一開始好好徹底的回顧了我的人生,現在有種經曆一番洗禮,頓時很期待未來的挑戰!
訂閱:
文章 (Atom)